1.裂紋
鎂合金由干塑性低、流動性差、抗剪強度低,對缺口十分敏感,所以很容易產生鍛裂,特別是在錘上鍛造和模鍛時,由于變形速度快,變形過程中合金再結晶溫度髙,使金屬產生加工硬化,塑性進一步降低,更易鍛裂。而在水壓機上鍛造和模鍛時, 由于變形速度慢,變形過程中合金再結晶溫度低,來得及恢復和再結晶,使塑性得到恢復, 裂紋缺陷大大減少。
為了防止鎂合金在鍛造時產生裂紋,必須采取如下對策:
1)由于鎂合金對變形速度很敏感,應該盡可能在低速壓力機上進行變形。但是,當不具備壓力機而必須在錘上鍛造時,開始要輕擊,每次錘擊的變形程度應不超過5%,以保證再結晶較好的進行。隨著金屬不斷充滿模膛,再逐步加重打擊;
2)在不影響性能要求的條件下,要選擇盡可能高的開鍛溫度。例如,MB2鎂合金棒材坯料在水壓機上鐓粗時,當變形溫度低于420°C:,特別是低于400°C時,幾乎90%以上都產生了裂紋。但是,當開鍛溫度髙于420°C時就能有效地避免裂紋;
3)鍛造和模鍛前工具必須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250?400°C左右;
4)鍛造和模鍛的工具表面要光滑,模膛表明的粗糙度應低于Ra0.4~0.1μm,并需采用良好的工藝潤滑劑;
5)可能地采用至向壓應力狀態,例如采用型砧鍛造或在閉式模具中進行模鍛。
2.折脅、起皮
鎂合金在熱態下具打很大的外摩擦系數,片塑性和流動性比鋁合金還差,加之變形溫度范闈很窄,有的合金甚至只有幾十度。這些持點,不僅使鎂合金鍛件容易卡模,難于起料,而且很容易產生起皮、折疊,對于薄板帶筋、冷卻很快的模鍛件尤為突出。錘上模鍛比在壓力機上模鍛更容易產生這類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