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交通是我國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鐵路運輸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鐵路運輸的發展。最近幾年以來,隨著以高鐵為代表的新型鐵路運輸技術的應用,我國鐵路運輸朝著高速、重載方向發展,車輪在復雜的運行工況和惡劣的工作條件下,受到來自于速度效應和制動方式的雙重影響,對其耐磨性、強韌性以及抗疲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現有的車輪鍛壓生產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鐵路運輸發展對火車車輪質量的要求。尤其是我國高速列車的車輪,在車輪的制造中,還存在廢品率較高的現象。因此研究火車車輪鍛壓生產工藝,提高我國火車車輪鍛壓生產技術水平,制造優質火車車輪,對于降低我國火車整車生產成本,促進鐵路運輸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火車車輪是火車整車零件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火車機車生產中技術較高的環節之一。由于火車的種類繁多,工作環境和機車構造也不盡相同,所以火車車輪的結構形式和形制特征也多種多樣。一般 由輪轂、輪輞、輻板三個部分組成。
火車車輪屬于典型的金屬塑性成形產品,常常會出現多種內部和外部缺陷。比較常見的有偏心缺陷、組織和填充不完全等缺陷。所以車輪生產中對鍛壓技術要求較高。
當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普遍采用模鍛---軋制法 (又稱整體輾鋼車輪生產法)進行火車車輪鍛造生產,這一方法主要采用模鍛和軋制擴徑兩個主要步驟來完成車輪主體的成形。和鑄造法相比較,該法所生產的車輪內在質量要好很多,與全模鍛制造法相比,該法的優點在于對模鍛設備的要求較低。全世界有2O多個生產廠家,雖然各自的生產工藝有其獨有特 點,但是總體來說從流程來講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預成型及成型、軋制擴徑和壓彎沖孔。通過總結,各廠家在工藝上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預成型及成型的差異上,壓彎壓力機的配置方面則基本相同,沖孔設備的配置也只是稍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