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鍛件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因此,鍛造廠在制造鍛件時的要求主要是指鍛件的尺寸、形狀、位置和表面精度要求,其中表面精度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下面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精密鍛件與普通模鍛的區別。
與普通模鍛相比,精密模鍛的主要優點是:機械制造余量小;尺寸精度相對較高,即精密模鍛件的尺寸偏差小于普通模鍛件,一般為普通模鍛件的一半甚至更小;表面非常好,也就是說,精密模鍛件的表面粗糙度較低,并且嚴格限制了修邊后留下的表面凹坑和殘余飛邊寬度等缺陷。
與切削制造相比,精密模鍛的主要優點是鍛造坯料的形狀和尺寸與成品部件接近甚至完全一致,從而使材料利用率高;由于精密成形,金屬纖維的分布與部件的形狀一致,并且連續致密,導致部件的機械財產顯著提高。因此,精密鍛造也稱為零切削工藝。
在熱處理過程中,發現鍛件在爐內過熱。這可以通過將空氣從過熱溫度冷卻到火焰消失的溫度(約500-550℃),然后加熱到規定的退火溫度來實現。在鍛造廠過熱的鍛件可以使用正確的規格進行一次正火或退火,以細化其晶粒尺寸。沒有嚴重過熱的鍛件可以再進行一次正火處理;對于較大的鍛件,可以使用兩次正火(Ac3+50-70℃);對于嚴重過熱的鍛件,可以使用兩次正火(Ac3+100-150℃);當Ac3+在30至50℃之間時,避免過熱是很重要的,這需要選擇合適的加熱溫度和加熱保溫時間,并嚴格正確地執行加熱規范。
山西中重重工集團指出:鍛造廠應及時檢查溫度控制儀表,并正確安裝熱電偶,以避免加熱溫度過高。當鍛件的加熱溫度接近金屬的起始熔化溫度時,不僅晶粒變得粗大,而且還會導致奧氏體和晶界的嚴重氧化,以及低熔點成分的熔化,破壞晶粒間的相互財產,導致鍛件報廢。這種現象被稱為過度燃燒。在加熱過程中,鍛造廠會從鋼材中釋放出火花,組織的觀察表明,沿著晶界發生熔化或氧化,使其無法使用。過度燃燒的零件無法修復,只能報廢。
上述就是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選擇中重,選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