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輪由車輪直徑、輪輞、輪轂尺寸、輪輞距、輻板形狀和輪緣踏面外形組成。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火車輪直徑
火車輪直徑對其本身及整個車輛都有較大影響。一方面車輪直徑越大,車輛重心越高,車輛的動力性能越差。另一方面,增大火車輪直徑,可以降低輪軌的接觸應力,降低火車輪磨耗速度,增加火車輪的熱容量,提高踏面制動熱負荷的承受能力。火車輪直徑的取值還應注意規格的標準化系列問題,以利于火車輪制造和檢修。
火車輪輪輞
輪輞寬度尺寸主要取決于輪軌的搭載量。當輪對運行在曲線上時,外側車輪輪緣靠近鋼軌,內側輪緣遠離鋼軌。只有內側車輪踏面在鋼軌上的搭載量足夠,才能保證輪不脫軌。
輪輞質量占車輪質量較大的比例,即輪輞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車輪的質量。為了提高輪輞硬度以提高其使用壽命,成產中車輪踏面進行淬火處理。從車輪的使用壽命的角度來考慮輪輞,應越厚越好。但從車輪重量和新舊車輪直徑的角度輪輞厚度應越小越好。輪輞厚度尺寸大小各有利弊,應根據車輛具體使用條件及上述各種影響因素綜合確定。
火車輪輪轂
車輪和車軸靠過盈配合組裝在一起,輪轂的主要作用是將車輪牢牢地固定在車軸上,其尺寸主要由輪軸配合所需要的緊固力所決定。合理的輪轂厚度應該是:在滿足輪軸緊固力要求的前提下厚度盡可能地小,以減輕車輪質量。
火車輪輪輞距
輪輞距是指輪輞內側面與輪轂內側面間的軸向距離,該值與輪對內側距、車軸兩輪座之間的距離有關,因此在選取輪輞距時不能僅從車輪的角度考慮,應根據輪對內側距與車軸協調考慮。
火車輪輻板形狀
輻板的強度直接關系到行車的安全,因此車輪輻板應有足夠的強度。輻板形狀對車輪的結構強度和剛度有較大影響。輻板形狀即可用優選法設計也可用優化設計,不管用什么方法,良好的輻板性能是唯一的目標。另外在車輪輻板形狀設計時,要校核輻板是否與車輛下部界限發生干涉。
火車輪輪緣踏面外形
輪緣踏面外形設計時應考慮與軌頭外形的配合,理想的輪軌型面配合狀態能有效地降低接觸應力和磨耗,有助于改善列車通過曲線性能,有效地提高列車失穩的臨界速度。同時設計的新踏面應盡量與磨耗后的形狀接近,以降低修正他面的金屬切削量。